把教书育人作为不可放弃的职责
——在2022年教师节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邱勇
今天我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庆祝教师节。我代表学校党委,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所有受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教书育人、学校发展辛勤付出、默默奉献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北京师范大学“优师计划”师范生,并祝全国广大教师节日快乐。我们通过今天的大会,第一时间学习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大力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我们要牢记总书记嘱托,进一步深刻领会教师的责任,努力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立德修身、潜心治学,把教书作为天下第一等的职业,把教书育人作为不可放弃的职责。
教师节设立于1985年,庆祝教师节最大的意义在于倡导尊师重教的风尚。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8个教师节,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0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迎接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今年的庆祝活动对于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历史性成就,团结凝聚广大教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担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视教书育人是清华大学的优良传统。无论是梅贻琦校长提出的“大楼大师说”,还是蒋南翔校长提出的“一百单八将”,都体现出清华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清华一直把教师作为最宝贵的财富,把好老师看得最重,一直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环境。过去五年、过去十年,学校在尊师重教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认识和理念,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第一,提出“让尊师重教成为校园最美的风尚”,不断加深对“尊师重教”时代内涵的认识。
一所大学最宝贵的财富是教师,一所大学最重要的事情是教书育人。尊师重教是一所大学最应该珍惜的风尚,这种风尚体现了学校的品质、品位和气质。何谓“尊师”?尊师就是要尊重教师的意见,关心教师的成长,支持教师的学术追求,珍惜教师的劳动成果。何谓“重教”?重教就是要把最大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上,努力营造良好氛围,鼓励教师热心教学,支持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全面要求。
第二,充分尊重并高度肯定教师在教书育人上的投入,把拥有倾心育人的好老师作为学校的光荣。
2017年,学校设立了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和清华大学年度教学优秀奖,奖励坚守教学一线、不忘育人初心、在教育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这几年,学校缩减了一些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奖励,增加了在教学方面的奖励,努力把最多的荣誉给那些致力于教书育人的教师,让潜心育人的教师在清华享有最高的荣誉和最大的尊重。
我们在全校范围宣传学习“炭火教授”赵家和等身边的榜样和师德典型,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作用。选树更多“大先生”。2021年,钱易院士家庭入选“首批教育世家”。核科学与技术教师团队、成像与智能技术实验室教师团队分别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我们在全校开展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同志、王大中同志学习活动。
树立“中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自信,举办一系列大师、大先生的宣传活动。去年和今年,我们先后举办了梁思成诞辰120周年文献展、贺杨振宁先生百岁华诞杨振宁学术思想研讨会、陈省身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贺吴良镛先生百岁华诞“吴良镛人居思想的科学贡献”研讨会和王补宣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大家深受教育,也深受启发:一是清华园有大师,大师是好大学的标志。二是清华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三是要让更多年轻教师和学生感受到大师的风采。四是要努力培养更多的大师。教书育人是一个群体引领另一个群体的成长,要让每一个老师都成为师德高尚、指导得法的好老师,让学生在校园里遇到好老师成为必然。
“世间上百年名校无非育人,天下第一等职业还是教书。”清华园里最美的老师永远是热心教书育人的老师。
2013年,王大中院士参加“学术人生”讲坛。
第三,把最多的资源投入到教书育人上,以最大的热情营造让教师安心教书育人的环境。
2016年,学校正式启用清芬园教师餐厅,努力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2017年,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组建专业力量、统筹全校资源服务教师发展。2017年,学校推出“开放交流时间”制度,让学生有充足的机会与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学术大师面对面交流,感受有温度的教育。缩短师生距离,才会有“有温度的教育”。2018年,学校全面推进“新教师导引计划”,要求全体新入职教师参加为期一年的培训。2018年起,学校投入大量资金,计划改造教室245间,目前,已改造完成132间。
我们认为,一流的大学要让教师安心学术、倾心育人,让学生静心学习、专心探索;让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让教师“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育人不是一句口号,对教育对象不了解、没有接触、没有感受,是做不好育人工作的。
在开放交流时间,钱易院士与同学们谈治学、谈为人。
改建后的第四教室楼
第四,完善评价制度,把教书育人的投入与成效纳入教师学术评价体系,为教师倾心育人提供制度保障。
2019年4月19日,学校党委正式发布了《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克服“五唯”倾向,建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明确教学也是学术,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学术责任,把教书育人的投入与成效纳入教师学术评价体系。2019年,设立教师教学档案袋制度。2020年,学校完成了各院系教师聘任学术标准的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代表性成果的同行评议制度,实行突出学术质量、学术影响的综合性评价。同时,完成研究生学位评定标准修订工作,坚决把大学的学术评价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交到期刊编辑和审稿人手里。
下一步,学校将在不唯“帽子”方面制定更加有力的改革举措。完善学术评价制度不是不鼓励发表论文。学术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公开交流,应该经得起评判和质疑,这是每一位学者都应有的自觉。但是不能“唯”,这个关系要把握好。
第五,深化“从游”理念,学校要为师生“从游”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温度。
“从游”论是梅贻琦校长提出的,我们通过新时代的教育实践一起丰富了它的时代内涵。“从游”是一个大概念,师生要在一起“游”。大鱼通常游在前面,但有时候也可以慢半步、在旁陪伴,让小鱼先游。教师要增强“导游”责任和“伴游”意识。让师生“畅游”,水质、水温也很重要,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从游”的核心还是要缩短师生距离。2020年,学校实施强基计划,成立了五个强基书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反响很好。学校倡导和鼓励更多的老师积极参与进来、担任书院导师,这是一种奉献,也是一种育人的自觉。
未央书院院长梁曦东与同学们交流
第六,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涵养优良师德文化。
2015年,学校发布了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施意见。2018年,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担任负责人的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委员会、师德建设委员会,并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2019年,开展“学风建设年”活动,在全校范围组织学风建设大讨论。2020年,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学风。2020年,制定教职工政治把关和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工作指南。2021年,开展师德师风专项行动和专项巡察。
师德师风建设、学风建设是更持久更重要的文化建设。文化需要养成,让广为认可的理念形成广泛效果,文化就变得具体而能被感触到,就会对办学品位、办学水平的提升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
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学校也将召开第十五次党代会,各单位都在认真总结过去五年、过去十年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新时代以来,我们抓住最好的发展时期,推动教书育人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事业发展欣欣向荣。
借此机会,我也对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几点想法。
第一,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教师水平决定了学校水平,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每个教师都要珍惜这份光荣,爱惜这份职业,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
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执着于教书育人,都有热爱教育、坚守教育第一线的定力,还要有淡泊名利的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留影
第二,教师要做好老师、做大先生,既要注重言传身教、严格自我要求,也要敢于严格要求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来校考察的重要讲话中对教师提出要求:要成为大先生,要研究真问题,要坚定信念。这是对全国教师提出的要求,清华大学的教师要带头做到,书记、校长、院长、主任、教师党员要带头成为大先生。大先生要“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教育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并且要做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大先生的示范作用要体现在学生的全面成长上。大先生要不断学习,才能引导学生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不断成长。大先生有信仰,有信仰的人才能培养出有信仰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清华的教师来到清华往往是因为学术好,但最终得到最大认可是因为教学和育人。一旦成为教师,对他/她的要求就不止是学术方面的表现了。教师的最终价值还是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贡献上,还是来自学生的认可。教师要成为所倡导的价值的体现者、所培养的能力的展示者、所传授的知识的拥有者。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教书育人要有温度,但有温度并不是说没有硬度、没有标准。清华“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强调“严”字当头,教师不严格要求学生,学生也很难严格要求自己。真正让学生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还是敢于严格要求的老师。我们有很多老师秉承了清华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亲切关怀的好传统,正是这样的教师让学生毕业多年以后还感念不已。
姚期智先生在课堂上
第三,要回归学术本真,铸就一流学术品位,打造一流的学术生态和学术文化。
教师要做真正有创新意义、有长远价值的学术研究,不断提升学术品位。清华正在奋力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未来还要努力建成世界顶尖大学,但我们在学术共同体建设方面依然任重道远。学术共同体是一个大学重要的文化载体,有什么样的学术共同体就会孕育什么样的文化。形成优良的大学文化是在世界一流大学创建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选择什么样的人、建设什么样的学术共同体、形成什么样的学术文化,这是非常重要的。放弃标准要求实际上是不尊重我们自己,也耽误学校整体发展。
在学术共同体建设中,我们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学术共同体的自律性还不够强,治学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学术诚信制度建设还存在不足;科研伦理审查监督制度不健全;开放坦诚的学术讨论和学术批评空间还不够。制度建设固然重要,但仅靠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文化的作用。
对大学来讲,创新体系建设最重要的还是学术共同体、学术生态、学术文化的构建,这是走向卓越最难的一关。我们要努力给自己树立更高的学术标准,努力克服大环境的不利影响,克服讲人情、找关系的问题,坚持共同的自律,增强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什么是引领?就是在大环境还不够理想的时候,能够亮明我们的观点、走在前面,营造积极的小环境,产生正向的引导作用。建立什么样的学术标准、制定什么样的学术规范,体现了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品位和价值追求。这是学校要考虑的事情,也是各院系、各单位要考虑的事情,同时也是每一个教师要考虑的事情。
第四,要更加尊重关心教师,全心全意服务教师成长发展。
对教师的关心是全方位的,工作上、生活上、思想上各方面都要关心,要把学校的发展成果转化为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
要更加重视教师培训,要完善培训方案,提出明确、严格的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学校也要严格要求教师。严格才是真正的重视、才是真正的尊重。要聚焦教师全面发展需要,探索建立科学严谨的教师发展培训体系,在不断丰富教师培训资源的同时,强化师德师风第一评价标准和教书育人第一学术责任,兼顾教师队伍的共性需求与个性诉求,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通过打造助力教师成长发展的“必修课”,让更多教师成长为更加优秀的清华人。教师培训要实现全覆盖,要有完整的培训目标和考评制度。
对干部来讲,严管就是厚爱;对教师来讲,严要求就是真尊重、真关心。在师德师风建设上还要进一步严格要求,对师德师风问题要从严从速处理,加强警示教育,做到真警示、早警示,让警示教育真正有实效,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起到警示、震慑、教育的作用。维护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才能让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才能让教师倾心育人、潜心科研,才能让学校事业发展欣欣向荣。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青年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立德树人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开好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扎实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推荐阅读
No responses yet